人音教育

曹光平(1942.1.2 —),作曲家。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童年受其父亲影响接触京戏,又得到家庭教师的传统教育,为他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。195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,大学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,1967年毕业。毕业后先入四川省文化局工作,对川剧有了深入的了解。1983年赴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任教,1987年任副教授,1992年任教授。现为硕士研究生导师,星海音乐学院作曲学科带头人,并任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。

曹光平创作有11部交响曲及舞剧、声乐、民乐、室内乐、影视音乐等五百多部作品,其中有30部作品在国内外获奖:钢琴五重奏《赋格音诗》1985年获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选二等奖及“广东鲁迅文艺奖”;《四重奏——为长笛、圆号、大提琴、钢琴而作》1990年在美国第二十一届音乐作品比赛中获奖;埙与筝《夜思》1995年在美国长风国际作曲比赛获第一名;《春晓》1996年在台湾交响乐团作曲比赛中获奖;小提琴协奏音诗《情》在1999年广东省羊城音乐花会上获奖。

他创作的11部交响曲各有特殊时代背景与创作构思。他的《第一交响曲》作于“文革”刚刚结束之时,作品与那个特殊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周恩来总理逝世后,他又创作了《第二交响曲》,以表达对伟人的深切怀念。《第三交响曲》作于1983年,虽然标题为“黄河”,但与《黄河大合唱》并无联系,作品表达了一种民族精神与时代风貌。《第八交响曲》共九个乐章,分别运用了古琴、古曲、民歌等因素。《第九交响曲》则接近无调性,仅两个乐章,采用了中国大曲结构布局,更强化了力度的表现力。《第十一交响曲》结构接近《第九交响曲》,但又吸收了奏鸣曲的特点,并采用了藏、滇、粤、桂等地区的民间音乐素材。

曹光平已三次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,电视台为他拍摄三次专题片。2001年出版专著《前卫·中卫·后卫》,2002年获文化部“区永熙音乐教育奖”,2004年度被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家,三次被评为广东省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南粤优秀教师。入选《世界名人录》、《世界艺术界名人录》等。

(祁斌斌)

...

曹光平的相关照片(1张)

相关作品

《赋格音诗》《四重奏——为长笛、圆号、大提琴、钢琴而作》《夜思》